专业实习是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云南省小龙潭监狱经过协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就加强协作做好专业实习的相关工作达成协议,并于2023年10月19日上午在云南省小龙潭监狱举行"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互助协议”签约暨共建“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王林,政治部主任朱贞荣,教育改造处查建清处长等相关领导;教育学部书记禹紫灵、尹可丽教授、系主任盛莉波、实验室陈虹老师共同出席了签约授牌仪式。
签约仪式上,王林副监狱长介绍了小龙潭监狱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禹紫灵书记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类本硕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双方就心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监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人才培养、案例库建设、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辅导等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
签约仪式
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副监狱长王林与教育学部禹紫灵书记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互助协议的签约仪式。
授牌仪式
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副监狱长王林代表云南省小龙潭监狱接牌——"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
案例研讨活动
为推进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的交流和研讨,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水平,10月20日,由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的“第二届心理咨询案例研讨会”在云南省小龙潭监狱指挥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特殊群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为主要议题。来自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云南省小龙潭监狱的35位相关领导和基层警察分享交流有价值的特殊人群的心理咨询案例。
上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叶存春副教授以“绘画治疗在监狱心理矫治中的应用”为题,阐述了绘画治疗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评时,具有相较问卷测验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并以丰富的案例展示了绘画作品解读方法。讲座对监狱人民警察开展服刑人员绘画心理矫正工作,分析其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症结,达到循证矫正目的有重要作用。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吕厚超教授以“监狱警察人员积极心态培育和测量诊断”为题,讲述了培育积极心态对于监狱人民警察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身心健康,平衡家庭和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讲座引入积极心态的概念、理论以及积极心态的培育策略,并对积极心态测量诊断进行实操和分析,对促进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尹可丽教授“集体叙事实践在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运用”为题,讲述了集体叙事可以作为独特的个人历史叙说,并挖掘具有本地治疗创伤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方法。群体性叙事记录把面对困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变成故事,把故事情节与社会的、民族的、家庭的历史与文化联系在一起。这些方法和知识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重建人们对文化的回忆”,也有助于个人向其他人、一个团体向其他团体吸收有效应对创伤的知识与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集体叙事实践技术,是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与辅导一个有价值的、创新性的方向。
下午,论坛一和论坛二在云南省小龙潭监狱指挥中心20楼会议室和10-3会议室同步进行,两个论坛共有17位从事教育矫正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分享了自己最有价值的罪犯心理矫正案例,分别由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江平教授、叶存春副教授、张晓燕副教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吕厚超教授、昆明学院周波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尹可丽教授、陈虹实验师进行督导评议和交流。
论坛一
论坛二
同时,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尹可丽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智慧:从阴阳说起”为题,以现场讲座和视频直播的形式,为云南省小龙潭监狱5个分监狱和1个中心医院的警察开展了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互助协议、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案例研讨和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的完成,标志着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携手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互助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双方将以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资源互助,结合监狱需求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切实发挥好心理学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