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15:30,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郭永玉教授应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邀请,在教育学部206报告厅做了题为“创新视角下中西现代化历程比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尹可丽教授主持。
郭教授首先用四个短视频开场,轻松愉快又发人深省。分别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原始创新问题;对康雍乾三朝的反思与批判;为什么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远超西方,但差距还是在不断拉大;张维迎教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典礼上质问为什么中国人失去了创造力,由此提出了自由的重要性。
郭教授从还原论的视角将一个大写的“人”字分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撇是社会、历史、文化;一捺是生理、遗传、进化。并提出历史感的薄弱限制了心理学理论的深度。接着郭教授以一项对中美印俄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调查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问题,并引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郭教授指出,高校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心理学的学生更加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教材之外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文素养。在通识教育与人文素养的交融下才能有自由,而自由是创新的基本条件,批判性思维只会发生在自由人的身上。
创新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由是现代性(modernity)的精髓。郭教授通过大量的事例与数据论述了东西方的差距,缺乏创新是东方落后西方的主要原因,而一个没有自由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创新的。郭教授博古通今,旁征博引,从古希腊到欧洲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最终到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带领大家领略了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与人物。由此提出了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欧洲(继而美国)最先实现了现代化并开启了全球化?基于各项研究的结论与自己深入的思考,郭教授提出现代化就是对现代性的追求,而现代性则是一整套进步的、具备普遍性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那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主动走向现代化?
其实许多知识分子都有相应的疑问,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纪三问:梁启超之问:为什么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于中国?;黄炎培之问: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新世纪两问: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何方之问:为什么到晚年回顾一生发现与当年的理想相去甚远。还有终极之问,即梁漱溟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郭教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人深思,又将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在各个维度上进行比较,探索东西方现代化历程中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郭教授以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忧患意识与社会担当,一直在探索中国落后的原因,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贡献给大家,希望我们能正视问题,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积极革新,迎头赶上。
这场报告,线上线下共192名学生参与。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人文与历史视角下的心理学的魅力,引发了大家对历史与当代问题的反思与讨论,对每一个热爱心理学、热爱文化、热爱祖国的学子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供稿人袁新琳)